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线年,老舍《滇行短记》
华中大学西迁往返路线年,抗战烽火逼近武汉,7月,华中大学西迁,全校师生先是迁往广西桂林,在桂林办学一个学期之后,因桂林又成为抗战前线,学校再次西迁。最终辗转越南河内迁至云南。1939年春,在大理喜洲爱国商人严子珍的邀请下,华中大学迁往喜洲办学。
1939年--1946年,华中大学在喜洲办学前后横跨八个年头,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大理乃至云南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开阔了当地人的视野,改变了当地的很多习俗,在滇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学校还进行了一项又一项学术研究,为云南培养了新一代人才,为边疆播下了文化种子。
2016年,当地开始对大慈寺进行修缮,并在大慈寺内已修缮完成的原华中大学教室建设了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该工程已于2017年6月30日如期完工。纪念馆以还原场景的方式再现当年学习的状态,丰富生动地展现了华中大学在喜洲时的实物、照片,史料,学校布局,学生学习生活,抗日救亡活动等,集中展示了华中大学过去和现在、卓越成就和贡献,更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更生动地讲述了华中大学的西迁历程以及在喜洲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