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合理的。
新型工业化道与生态文明是统一的,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健康的发展道。
党的提出,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都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合理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
文明是具体的、田凤山简历历史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产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巨大的差距、不的国际经济秩序、核战争的、人口剧增、难民潮、传统的失范及危机等。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更为严峻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的面前。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本身就是这些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就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人的、破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性发出。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就是当代人类在探索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
1972年,在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就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概念。所谓均衡发展,一是要把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的限度之内,二是要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这实际上就是可持续发展观的雏形。联合国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用“可持续发展”这一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总结并统一了人们在与发展问题上所取得的认识,使它们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第二,第一次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0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从而为人类指出了一条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这是一次巨大的飞跃。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承诺,而且还使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了人民的行动纲领和行动计划,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里约会议”的鼓舞下,我国也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文件,如《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全国生态纲要》(2000年)、《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0年)等。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庄重地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在我们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放到重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同志最近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既是对我们多年来在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认识(即把和平、发展和整合并统一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标上来)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把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明的基础,文明的转型首先是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和态度发生重要变革的结果。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正是基于自然观的转变而发生的。要自觉地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就必须扬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
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关于自然的这样一种机械模型为人们认识和控制自然提供了一个世界观基础,但这种以 机械 力学为基础的自然观的缺陷常明显的。对自然的内在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能力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文明的根基——自然的和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和家园的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意义上的联系;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有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机械论的自然观和价值论为工业文明时代广为流行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人类中心主义虽然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区别,高扬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却忽视了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否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并错误地认为,人的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就是征服和控制自然。
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所以,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是同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因此,人类应珍惜并努力生物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多样性。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们将超越工业文明时代那种认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肤浅的观点,自觉地从“民胞物予”的出发,把地球的生态平衡视为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重要方式。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重新树立人的“”形象,把关心其他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如果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基本,那么,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就是这一的具体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和可持续的社会。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应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我们还应选择一条可持续的资源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生物的多样性,增加自然资本的储备及其在国民财富中的构成比例。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留给子孙后代,我们应营造一个更加而平等的社会,包括建设一个能够使人们的基本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现的制度文明;应适度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质量和人们受教育的水平;应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公平原则。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人与自然的公平主要表现为 依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考量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需要,既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又使人类的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代际公平是生态文明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制定当代人的发展计划时,应依据代际公平的原则,综合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人的需要,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和社会留给子孙后代。从总体上看,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处于公平问题的核心。当代人之间的不公平既阻碍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的实现,使当代人之间难以就全球环保合作达成共识,也是影响代际公平的因素。我们留给后人的不公平的社会,将增加他们实现彼此间的公平以及与自然的公平的难度。因此,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确保公平原则得以实现的关键。此外,公平的实现也离不开和平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整体原则。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自然大家庭的。各种生命之间不仅相互影响,而且还与地球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作为这个大家庭中一个晚到的,人类虽然依据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巨大的空间,但我们的仍然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今天,随着人类活动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地球家园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的命运与这个大家庭中其他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其他敲响的警钟,也越来越成为人类敲响的警钟。整体原则不仅强调人类与自然的有机联系,还展示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危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人类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污染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其他国家不同时采取相应的行动,任何一个或几个国家的环保努力都将劳而无功。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我们应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挑战。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已经建成一个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一方面,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还有很长的要走;另一方面,我国的人口、生态、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可能再走传统的工业化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子。要走新型工业化道,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走新型工业化道,科技创新是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知识不断创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现代高科技日益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之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性发展。
第二,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换取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转变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的子,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均衡发展的新子。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 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子,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子,使事业获得的经济保障。
第三,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相协调。党的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相协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的基本经验,意义十分重大。人口、资源、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指标。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生态的发展道。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等到生态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放在重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从生态文明观的视角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地提高我国生态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效益的统一;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新型工业化道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健康的发展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念为指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