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个人意见】《7月22日》:熟悉的“帕金森式摄影” 熟悉的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18-11-3 2:34:5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在2016年与马特达蒙在《谍影重重5》重逢之后,有了Netflix的投资,不算高产的保罗格林格拉斯两年后又带来一部新作《7月22日》。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谍影重重”系列自然是耳熟能详,但是格林格拉斯的才华远不止他在这一间谍类型片中展现的那般。

  熟悉这位英国导演的影迷,最为津津乐道无疑是他那些取材于真实事件的作品:《血色星期天》、《93航班》以及《菲利普船长》,而从商业大作回到他的创作本心,《7月22日》再次将摄影机对准了社会线日》海报

  一部长达2小23分的电影里,展现的时长不过十几分钟,却是一气呵成。导演用他的手持摄影与快速剪辑将制造恐袭的凶手与在恐袭中受伤的男主角的背景快速呈现,《7月22日》开场的袭击段落铺陈的极具戏剧张力,不同于纪录片的客观呈现,以电影语言来描述这一事件,导演所刻意制造出来的紧张感与远胜多数商业类型作品。

  而开场就将恐袭的全部经过呈现出来,留下大段时长的说明格林格拉斯并不关注事件发生的本身,甚至也不是想去回溯凶手如何准备实施这一行为的过程。电影名为“7月22日”,但对于这一天的交代快速闪过,故事更多聚焦在恐袭发生之后涉事各方的表现与态度。

  恐袭事件发生之后,电影的视角被分散到四组人物之上,从国家层面的挪威首相如何应对与反思、发起的极右的实现、为恐怖的律师如何尽可能客户的权益,以及经历的男主角如何克服生理与心理的伤痛重新面对生活。

  四条线索交织并行之下,反映的恰恰是这类事件发生之后,所谓文明社会到底应该如何去面对和处理其所产生的遗留问题,尤其是对于挪威这样一个物质文明与文明已经高度发达社会。此类事件的无疑是“911恐袭”之后美国社会发生的整体转向,为了应对大肆隐私,甚至为了配合的战争行动,就连一向是业界的美国也无的放矢,格林格拉斯在2010年拍摄的《绿区》其实就是在美国面对时的慌不择。

  回归到《7月22日》这部作品中,挪威和的处理应该说相当冷静,尤其是对恐袭的始作俑者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的处置,从他被抓开始就受到了在多数人看来“过于”的对待,对于看惯了美式商业作品的观众来说,他既没有被审问的暴打也没有在被审判前发生各种意外,就连律师都是由他自己亲自指定。当然影片中挪威人民中还是有填膺者,有对为凶手的律师施以白眼的人,但在导演的镜头里对于凶手的最严厉的惩罚便是者的坚强与法律制裁。

  电影后半段大多篇幅都给到主人公的康复过程,恐袭于他而言首先造成的便是生理上的损坏,一只手的残缺、腿部的伤势以及大脑中那些无法取出的弹片都会伴随他终生,同时更为严重的是他心理上所遭受的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始终是无法逾越的噩梦,即便是他没有受伤的弟弟也同样需要面对心理上的康复与重建。电影中男主最终选择了出席审判对他造成的凶手,很难说这是所谓的“和解”,于他而言这仅仅是生理逐渐康复之后心理重建之的起点,但他所表现出来的“软弱”也恰恰给了更多人信心,以及打击了恐袭者那不可一世的气焰,真正的文明很难被极端行为所击垮。

  相比于之前展现“911恐袭”事件的《93航班》,《7月22日》的格局与视角都要更加宽广,尽管从个人体验出发,但不再是反映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英雄主义,甚至这部电影里找不到任何带有个人英雄主义意味的场景。置身于挪威这一社会之中,面对由于移民潮所带来的极右与保守抬头,对于现实异常的格林格拉斯显然也注意到最近几年在巴黎、伦敦和所发生的极端事件与反移民,面对这些事件整个社会应该如何去应对,于导演来说挪威的做法或许是一个他所认可的正确答案。

  恐怖分子处决美女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