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热点与难点,重庆文理学院通过管理创新、载体创新、合作创新,找准方向、机遇和抓手,点燃了创新创业工作的“新引擎”,走出一条示范之,推动着重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的形成。
近日,重庆文理学院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研发的“新型5型磷酸二酯酶剂(DDCI-01)及其应用”荣获重庆高校十大优秀科技,同时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璐、机器人工程学院学生吕春年分别荣获重庆高校十大“双创”明星称号,获率在全市高校前列。
早在2013年,该校就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示范高校”,2016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并获得第四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团队组第一名的突出成绩。
应用型转变之后,重庆文理学院将创新创业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新的增长点,出台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该校还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并列为学校十大部之一,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这种“一部统管,高效协同,分层执行”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创新创业工作在管理层面能够“横向到边”,在执行层面能够“纵向到底”,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源分散、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等问题。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重庆文理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呈现出了先导、场所先建、课程先入、试点先行的发展局面,走在了全市高校的前列。
面对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培养和创业活跃度的核心问题,在管理上重庆文理学院还创新构建了指导服务体系,包括50万元种子基金支持,打造大学生微型企业孵化园、虚拟信息服务平台这两大服务窗口,培养创新创业管理指导队伍,以及一系列帮扶指导服务制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最优的创业机会。
2017年重庆文理学院启动“创业合伙人”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企业需求导向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结合的合作机制,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该项目是企业与创业大学生的资源供需对接平台。
辛凌宇是重庆文理学院的一名95后毕业生,刚刚毕业的他不仅实现了公司年收入30万元的“小目标”,还成为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部门的一。
当初致力于把家乡赤峰的向日葵引进重庆的他,也曾资金缺乏、产品销量不高等难题。但通过重庆文理学院“创业合伙人”平台,他得到与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合作的机会,由公司提供种植土地和运行资金,产生的经济效益大致按照4∶6比例分配,目前“彩色向日葵”已经成功种植。
去年重庆文理学院启动了“创业合伙人”校企合作项目,帮助优质企业寻找“种子人才”,形成企业与创业大学生的资源供需对接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合伙人”项目还分为“创业 就业”、“创业 实习”、“创业 见习”三种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当不同的“合伙人”。
据了解,该校鼓励二级学院自主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软件工程学院的“俱乐部制”、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工作坊”、旅游学院的“长航班”等。同时该校还构建起“通设 自设 网课”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创业认知 创业集训 创业实践”的培养体系,如开设“创业先锋班”、“卓越班”、“创业校企合作班”等,再加上各类型的创新创业培训或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让学生的每一种梦想都有更大可能。
日前国内最权威、最严谨的高校创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榜单出炉,重庆文理学院在全国位居第202位,较去年上升74位。
今年5月,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在重庆文理学院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深化成渝经济区政校企创新创业交流与合作,既是成渝经济区各高新园区、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外部需求,也是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
联盟成立会上,重庆文理学院还分别与成都经开区、璧山国家高新区、荣昌国家高新区、永川软件园签署预孵化战略合作协议。
“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直接融入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实现共同成长助推更大发展。”重庆文理学院相关负责任人谈到。
除了成立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外,近年来该校还进行了合作创新,特别是依托科研平台创新,闯出了创新创业工作高位的子,同时也树立起深化产教融合的新风向。大力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平台以来,重庆文理学院除引进涂铭旌院士外,还先后引进了英国大学、美国大学分校、美国亚利桑拿大学、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究院以及中科院、北大、、哈工大等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博士、博士后70余名,分别组建了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光电材料及器件协同创新中心、创新靶向药物国际研究院、特色植苗研究院等面向支柱产业和现代农业的科技研发团队和平台。
这一支精英队伍分别在触摸屏核心技术、国际一类新药研发、特色农业苗木组培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如国际领先水平的导电薄膜柔性触摸屏、抗ED和肺动脉高压一类新药,成功培育出脱毒生姜等特色种苗等。陈翔刘美含
更重要的是,重庆文理学院主动将科研平台产生的优先向学生创业团队转移转让,支持学生以平台项目支撑孵化创新创业企业。
新型5型磷酸二酯酶剂(DDCI-01)是一种原创新药,目前该新药已经过临床前安全评价,被中国CFDA和美国FDA获准进入临床试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已申请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专利。
能够获得重庆高校十大优秀科技并非偶然。该新药此前已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例如“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获得全国第一名,也是至今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唯一的全国第一名。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李璐这次带着他的产品——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银纳米线”成为十大“双创”明星之一。这种材料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
据了解,“银纳米线”主要是大尺寸柔性触控产品所采用的导电膜材料,这种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生产工艺流程更简单,成本更低,同时透过率更高,导电性更好,耐弯着。比如我们的智能手机屏幕大多数都是采用的传统触控材料,如果采用“银纳米线”为材料的触屏,就可以进行柔性触控,更智能也更耐用。
“五轴数控机床”是吕春年在学校成立的志飞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第二代产品,这种产品主要是用更低耗的材料构成,成本更低,目前已经有职业学校采用他的产品进行教学。“我们还要不断改进产品。”吕春年说,“服务教育行业是公司的主要发展方向,我本来也是中职学生走过来的,深知提升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希望更多学生能通过我们生产的机床来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