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三位经济学家全面解读一季度数据:背后透露出关键信息

※发布时间:2020-4-27 0:16:3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新冠疫情对我国一季度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6.8%的P增速更是创下1992年建立季度P核算制度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一季度数据公布的当天,中央召开局会议,首提“六保”。从“六稳”到“六保”,中国应对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了新的方向。

  一季度经济数据揭晓,疫情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更为直观, 全面评估疫情冲击并研判应对政策重点成为可能。如何最准确地研判一季度数据?当前中国仍面临海外疫情输入压力,下一步,全年经济走势如何?后三个季度的政策施力重点是什么?

  4月20日,在浦山讲坛第12期上, 有着30余年统计工作经验的统计“老兵”——CF40学术顾问、国家统计 局原副局长许宪春对一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此外,CF40、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与CF40特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负责人梁红也共同剖析了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外压力,并就全年经济形势展开分析。

  对于一季度经济数据,许宪春从生产、消费、收入端解读了一季度经济数据。他表示,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远超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产业中,疫情对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 餐饮业冲击突出。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幅度最大。

  ☞原因:税收收入明显下降。1-2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1.2%;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7%。

  这一次新冠疫情在本质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所面临的一种新现象,虽然过去也出现过很多的超级疫情、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但是这一次是人类第一次在交往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面对这种性强,率高的公共危机。因此,它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冲击不仅仅是拘泥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而是一个全球性的。

  它对于经济系统的冲击不仅仅是来源于供给侧的,同时来源于需求侧,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种疫情及其,以及政策的这种把控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这种超级密切的冲击是我们经济社会系统难以承受的。

  中国方案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严格的疫情管控基础上采取相对温和的经济对冲和经济救助政策。这种政策组合是基于我们的国情出台的。可以看到,最初是1月23号武汉封城,然后是中央成立疫情领导小组,接着采取了一系列的严格管控措施。

  这些措施直接导致经济社会出现停摆效应,可以看到,经济政策首先是服从于疫情阻击战。在疫情取得一定成效后,特别是在2月中下旬,国家从全面管控转移到疫情管控与经济社会相统筹的新阶段。在这一时期,我们在经济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救助,同时采取了分级分批的复工复产政策,在财政、货币、就业、民生、等一系列领域展开相应的政策应对。

  由于中央给、部门出政策、地方抓落实,使得很多感觉这些政策有一些零碎,没有一种整体性的直观感受。因此,在3月下旬和4月份,美国出台超级对冲政策以及日本等国出台各自的救助政策之后,很多人就在讨论是不是中国在经济政策上力度过小,特别是我们的政策过度偏重于经济刺激而忽略了危机救助?

  我国为什么不像欧美这样一下子出台天量的救助政策?因为疫情冲击对于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与欧美具有本质性的差别。中国社会结构和它的承受力与欧美也具有明显的差别——

  目前,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这是一个奇迹。从1月23号武汉封城,到4月8号武汉全面解封,在不到3个月时间内,能够做到新增确诊病例基本上处于零状态,可以说明中国方案的正确性。

  目前大家预测,第一,按照美国模式英国模式,他们一季度的经济收缩幅度都超过两位数,比如目前大家所预测的美国一季度P可能下降15.4%,英国收缩的幅度可能达到11.4%。现在,欧美疫情发展的高点还没有完全出来,它还没有控制住,最糟糕是它的二季度,他们的方案是又要救人又要救经济,或者说是以资本为中心这样一种方案。而中国是以人命为中心,生命至上的原则。那么美国这样一种又想救人又想救经济的方案,最后可能会人也没救着,经济也搞坏了。目前普遍预测,美国二季度P可能会下降30%左右,这是一个很悲惨的结果。

  因此,一定要从全球范围内、从一种历史视角来认识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速为负6.8%。从结构角度看,我们目前复工复产进展比较顺利,三月份的很多参数反弹,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反弹,而且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弹性。所以,这种阶段性成效恰恰印证了“严格管控加温和的经济对冲”这种模式的适应性。

  3月17号、4月8号、4月17号,在一个月里面,局连续开会,对传统的以“六稳”为主体的宏观政策进行了全面定位。

  这个定位,第一,就是从“六稳”到“六保”,第二个要求,研究设计一揽子宏观政策举措,梦见手机丢了也就是我们需要有超级的应对举措来应对二季度即将面临的五重下行压力的叠加。

  因此,我们第一方面要聚焦民生救助,第二方面要聚焦于经济刺激,第三方面还要聚焦于化危为机的。下一步,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并对中国方案进一步改善。

   各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开始出现了一些压力,因为经济停摆的时间越长,企业的现金流、居民现金流受到的压力越大,作为表征的资本市场各项压力也就越大。大家开始担心资本市场和金融受到的负面冲击,会在某种程度上反馈到实体经济上。国家用了一个巨大的流动性对冲的方式,来金融市场能够继续保持流动性,但实际上,这么大的力度或许能保住的也就仅仅一个季度左右。

   欧美版的救助计划,基本上都是财政赤字货币化。这一选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把这次疫情看成一个较长时间的,有储蓄的国家可以储蓄,没有储蓄的国家只有向未来借债。当一些国家没有办法借外债的时候,靠自己国家的信用用货币也是一种举债的方式,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美国居民端是没有储蓄的,财富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企业和少部分富裕人群手中。现在很多人把这次疫情冲击比喻成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的状况。二战时期,曾经有4、5年的时间,美国的赤字率高达20%左右,美国国债占P的比例高峰就是在二战时期达到的。当然,只要国内外对这个国家的信用还有信心,它是可以这么一段操作的。

  但是这一次的问题是,当前美国国债已经处在相当高的了,几乎和它历史上高峰相持平。欧洲、英国、日本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图景,发达国家的选项最后基本都会是财政赤字货币化。这对中国的政策应对,包括一些海外资产的安排,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分析中,梁红提出了两点中国需要关注的问题:1、中国面临的外需冲击,可能会在5-7月份才线、未来需要关注美元荒过后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英国研究生会不会太水了https://www.liuxue.com/lxnews/03070A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