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天然的巨大影响力。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发达还是落后,都相应地得益于地理条件的优越或受制于地理条件的恶劣,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被打上“地理的印记”。地理仿佛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槛,颇有一点宿命论的味道。但是,也有例外。少数地理条件恶劣的国家或地区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跳出地理的羁绊,让经济发展逆势飞扬,创造了人定胜天的奇迹。日本教师宫秀作所著《地理上的经济学》一书,就是用地理的语言,对这两种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读。
宫秀作是日本的金牌教师,从2007年开始连续9年荣登日本教师评选第一名,开设的所有课程五星满意度均超过90%。他将自己的教学技巧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地理上的经济学》一书的写作上,使得该书很像一本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PPT文档。该书力求“从最简单的地理知识开始,了解经济运转的根本逻辑。”该书以“、资源、贸易、人口、文化”五大地理因素为主线,把很多人们感兴趣但关联性却不大的经济学问题起来。
在《地理上的经济学》一书中,颇具特色的撰写细节很多。在该书里,地理并不单单指关于地形、气候等自然的学问和知识,还包括农业与工业、贸易、交通、人口、教、语言、城市与村落等。该书正是从地理、资源、贸易、人口、文化这五个方面来解释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让大家能看懂当下并把握未来走势。此外,读者如果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作为阅读该书的指导思想,则将会帮助读者更准确把握地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恩格斯在其《自然》中曾:“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个认识告诉我们,地理条件强有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宫秀作的话说就是,“驱动全球经济的,是地理。”
在书中,大多数讲的是因地理条件的优越而导致了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经济的兴旺发展。比如,北欧的冰岛由于有很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所以地热发电量占据了全国发电总量的26%。同时,由于境内存在很多因冰河而形成的U形峡谷,冰岛人民就利用这些峡谷的高低落差进行水力发电。到了2016年,冰岛的水力发电量的规模占到了全国发电总量的71.03%。并且,冰岛利用这些资源发电的成本低于通常的火电、核电。于是,冰岛便利用这笔天然的地理资本大力发展非常耗电的铝制品工业,并使铝制品成为冰岛的主要出口产品。其实,除了书中所举的例子,现实中类似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幅员辽阔、优越、交通便利、农林矿产资源丰富。以此为基础,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涵盖钢铁、机械、汽车等部门的重工业,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粮仓”,更有一批以为代表的因矿而生、因矿而兴的城市。
当然,由于地理条件的恶劣而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的例子也相同存在。比如,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属于沙漠气候。因为降水稀少,人们主要的生活用水都需要通过发掘地下含水层而获得。该国人民正是利用这些地下水进行作植,实现了自给自足。然而,在实现自给自足20年后,地下含水层逐渐枯竭,导致沙特阿拉伯谷物产量逐年下降。自从谷物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后,其粮食进口量也在逐年扩大。可依赖粮食进口的沙特阿拉伯,一旦为了眼前的利益提高石油价格,就有可能受到来自别国的粮食出口制裁。在此例中,水资源、粮食产量、石油价格、粮食制裁之间呈现出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影响关系,而其根源就是第一张牌——水资源。
地理条件恶劣所带来的影响还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为什么英国的菜会被说成难吃?”大凡到过英国旅行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英国的饮食比较单调,最出名的食品就是鱼和薯条。作者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地理因素,英国的土地相对贫瘠;二是社会因素,英国存在绅士阶层;三是经济因素,英国最早进行工业。从地理因素来看,英国所在的地区曾经是冰蚀地带,土壤中腐殖层薄弱,营养不足,土地相对贫瘠,所以蔬菜中除了马铃薯比较容易栽种外,其他蔬菜的种植难度都比较高。特别是以前,一旦进入冬季,英国人就要面临蔬菜不足的困境。历史上,英国曾一度依靠为自己生产农作物。所以,蔬菜品种的匮乏、单调使英国厨师天然缺乏食材选择的基础。也许正因为如此,英国的绅士阶层强调“绅士从不暴饮暴食,只喜欢简单朴素的餐食”。在他们的餐桌上一般只有寥寥几种餐食,肉也只简单地烤一下就食用,连汤都很少见。在英国将近400年的时间里,绅士阶层对饮食几乎就不曾感兴趣过,这就给英国饮食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作为英国阶层的绅士阶层的这种喜好波及全国,从而影响了整个英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从经济因素来看,18世纪后半期英国爆发了工业,这使得城市里的工作机会大幅增加,于是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结果英国的各个城市,特别是伦敦的人口过密。在农村,人们往往还可以自给自足,但到了城市,大量低收入人群就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再加上工作强度非常高,人们更忽视了对饮食品质的要求。是啊,吃都吃不饱何谈吃好、吃出花样来!人们常说英国菜难吃,原来其中就有“土地贫瘠”这个地理因素。
虽然地理条件可以强有力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人们面对地理条件的却并非只能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这就需要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实现逆势飞扬,打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天地。在现实中,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虽然幅员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却善于规避地理劣势,充分发挥交通、人力、文化等长处,并辅之以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的奇迹。
提车黄道吉日
在书中,作者以日本为例,育、人口的角度来说明,为什么土地和资源都不丰富的日本,却可以成长为经济大国。在作者看来,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是由于发达的教育和庞大的人口数量。育上看,日本在江户时代就打下了教育基础,从明治时代开始积极引入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社会随之快速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推动了技术进步、研究开发,而国家、社会、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更多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因此国家、社会、企业乐于推动教育,教育又反过来推动国家、社会、企业的发展。就人口而言,作者认为只有人口够多,也就是国内需求够大的国家,才有强大的可能。
《地理上的经济学》一书,虽然没有宏大的理论叙述,但能以问题为导向,借助活泼通俗的行文风格,叙述了诸多与地理有关的细微、有趣的经济现象,让众多的“门外汉”甚至专业人士爱看、易懂、有收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水性环氧防腐漆http://www.cheny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