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工匠”不如“市场” 来源:人文经济学会 微信号 ID:HES2012

※发布时间:2021-4-14 0:54:3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消息说,罗永浩在手机新品发布会上说“M1是我们工业设计上的耻辱”,我甚是惊讶。罗永浩一向“工匠”,但是,一个优秀的工匠,会把“工业设计上的耻辱”卖给消费者吗?

  可能有朋友会说,“工业设计上的耻辱”是指事后回顾,而非罗永浩当时明知M1 是“工业设计上的耻辱”却还卖给消费者。如果是这样,那也说明,罗永浩当时连“工业设计上的耻辱”都看不出来,这岂非不够“工匠”?

  我并不愿意公开评点罗永浩的手机事业,但罗永浩推广开来的“工匠”一词,我一直想说一下。以前没有说,是考虑到可能会引起一些朋友的激动情绪。后来我看到这个词成了很多官员爱说的词,就越来越想说一下了。

  “工匠”这个词听起来很美好,大概是说在制作技艺上精益求精、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之类的吧。当然,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词,但是它的用法常常有问题。

  比如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缺乏“工匠”,而人、日本人就有很强的“工匠”,于是他们会对这不争气的民族性浩叹:虽然制造量扩大了,但质量不行,仍然要。

  要做有“工匠”的工匠,是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的。时间、设备、耐心、高度专注,这都是成本。

  市场中,无论一个工匠多么具有“工匠”,只要市场愿意给他的出价,无法弥补他的成本,他的结局就只有一个:被淘汰。

  既然有部分消费者愿意购买“工匠”的产品,那中国人为什么就不能争气、努力,把这块市场抢过来呢?

  这要看是否合算。这部分消费者算是高端消费者,不多,不一定非要去抢,抢也不一定是你的比较优势。如果这类产品不符合你的比较优势,你非要赔钱去抢,结局是被淘汰。

  消费者消费也要量力而行。如果非要脱离实际,付出高价去覆盖“工匠”的成本,那么。消费者自己会被淘汰。

  更关键的是,把目光瞄准更大规模的普通人的市场,利用规模优势,可以极为快速地提高普通消费品的质量。

  1990年代初的第一代手机——“大哥大”,那时候的房价才1000多元一平米,而一部“大哥大”要几万元。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用得起“大哥大”。

  而这巨大的质量提升靠的是学习人吗?当然,对质量的追求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手机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规模效应使得企业有利润条件来提高产品质量。

  所以,当你对着某个制品叹赏再三时,别忘了,制品的质量提升速度,其实远远赶不上中国这些大规模消费品的质量提升速度。中国制造在短短30多年里,质量已经提升很多代了。

  所以,“市场”比什么都厉害。企业家卖卖“工匠”,算是营销手法,可以。但官员跟着去提倡“工匠”,就是不懂经济了。官员只要多放开市场就好。梦见小男孩拉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