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辉煌:美元是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2017-8-7 22:34:2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之前的十三殖民地使用的主要货币包括英国铸造的各种硬币和西班牙银元(Spanish Dollar),以及来自法国、奥地利、荷兰、丹麦、以及德意志各邦的银币和铜币,此外各殖民地还发行了纸币。在五大湖流域等边远地区,海狸皮也曾经作为货币使用。

  西班牙银元直径38毫米,重约1金衡盎司左右,一枚银元等于较小的八个里亚尔银币,因此也被称为“八字银元”(Piece of Eight)。这种银币最早是从1497年西班牙实行货币后开始铸造的,其英文名字直接翻译自西班牙语的Peso de Ocho——“八个(里亚尔)一块(的银币)”。这也是今日拉丁美洲和菲律宾的“比索”这一货币单位的由来。

  至于“西班牙银元”中“元”(dollar)这个词的来历,要追溯到十六世纪的波希米亚,即今日的捷克国。当时该地铸造了一种名为“约阿希姆塔勒”(Joachimsthalers)的银币,重量为451金衡谷,约合29.2克。“谷”(grain)是英美用于衡量贵金属、宝石、珍珠、药物、子弹、火药等物品重量的单位,相当于1/480盎司,接近一颗小麦或大麦谷粒的重量。一谷是64.79891毫克,一常衡磅是7000谷,一金衡磅为5760谷。

  “塔勒”(Thaler)是德文“山谷”的意思,英文对应的单词是dale。这种银币最早是在一个叫圣约阿希姆山谷的地方铸造的(今日捷克西北部苏台德地区的雅希莫夫。顺便提一下,圣约阿希姆是圣母玛利亚的父亲,的外祖父,“约阿希姆”这个名字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所创造的”),在正面铸有圣约阿希姆的头像,故而因此得名。“约阿希姆塔勒”这个名字后来简化为“塔勒”,在英语中写成dollar。

  

  这是16到18世纪奥地利和德意志诸邦铸造的塔勒银币,左上为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1616年铸造的,右上和左下为萨克森王国1592年铸造的,中间是奥地利1635年铸造的,右下角是奥地利1701年铸造的(头像是利奥波德一世)。中间最下边是作为尺寸参照物的25美分硬币。

  由于其币值合当,塔勒因此很快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流行硬币。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取得西班牙后,也把这种大面值的银币带到了西班牙和西属美洲,当然,名字变成了“Peso de Ocho”。在十五和十六世纪,设在波托西、利马和墨西哥城的铸造厂铸造了大量的西班牙银元,正面是直布罗陀海峡的“赫拉克利斯之柱”,以区别于西班牙本土铸造的银币——后者的正面是西班牙君主头像。

  这是一枚1739年铸造的西班牙银元,正面是拉丁文VTRA QUE VNUM(合二为一,指旧与美洲西班牙帝国),以及赫拉克利斯柱和东西两半球;背面是西班牙王徽和“腓力五世,西班牙和印度国王”字样。

  许多这种西班牙银元硬币在美洲对华贸易中流入中国,在明朝和清朝前期流入中国的大多被熔化后重新铸成银锭了,而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流入中国的那些银币(大多铸造于墨西哥)直接成为流通货币,以其形状被称为“银圆”,这也是后世中国及日本、朝鲜、韩国的货币单位“圆”的来历。

  这是19世纪流入中国的一枚墨西哥银币,被称为“鹰洋”。其正面被经手的中国银号盖上戳记,以其成色。

  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从1751年起铸造了大批成色83.3%、重28克的塔勒银币,被称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塔勒”。由于其含银量固定、规格统一、币值适当,因此被英国、法国、国、荷兰等国大批仿铸。奥地利的维也纳铸币厂一共铸造了4900万枚,而伦敦、米兰、罗马、巴黎、孟买等地的铸币厂一共铸造了3.89亿枚之多。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玛丽亚·特蕾西亚塔勒”在埃塞俄比亚、波斯、也门、印度、波斯湾沿岸、以及直至莫桑比克的非洲东部地区都成为流行通货,而美国也在对欧洲的贸易中收入了大量的这种硬币,称之为“dollar”,并且把当时在大量流通的、重量和尺寸与之相似的西班牙八字银币“peso”也唤为“dollar”。

  在和的英属殖民地,由于硬通货短缺,因此人们在西班牙银元的中间用冲压机器打孔,冲下来的银片作为小面额辅币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西班牙银元基本上全是在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铸造的。因为是海外殖民地铸造的银币,所以其正面的图案不是西班牙君主头像,而是前面说过的、被S形纽带缠绕的赫拉克利斯之柱。所以最初的美元货币符号也是字母S加上两条竖线,后来又参照了波托西铸币厂硬币标识“PTSI”的最后两个字母,最终简化为$。

  殖民地从十八世纪初开始发行自己的货币,包括硬币和纸币。各殖民地的货币单位均为镑,按照1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的比例兑换辅币。

  在整个战争期间,会议自始至终依靠各州议会的来获得军队、和给养,但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些州在涉及到本州边境之外的一切事情上也是拖延不前的。因此,会议在战争前期和中期用来同英国人作战的主要兵力是各州民兵,而它筹措军需的主要来源是发行纸币、征用物资和举债。在1775年至1779年间,会议发行了价值约2.4亿美元的券纸币,将来由各州按分摊的定额兑换成金银硬币,仅在第一年就发行了4000万元。除此之外,各州议会也发行了类似的纸钞,其最后结果是在十三个原殖民地流通的纸钞高达4.5亿美元之巨。

  这种筹款办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严重混乱状况不是一般的笔墨能形容的。当纸币大量出笼的时候,其价值迅速跌落。1776年时,会议发行的信用券与金币的兑换比例为1.5:1,1779年1券纸币只值两分或三分硬币,1781年这一比价飙升到147:1。各州纸币的贬值程度也令人惊叹,1780年,纽约州发行的新旧纸币的兑换价高达128:1。

  会议稳定币值的多次努力毫无结果,最后在民间出现了“一文不值”(not worth a continental,即“不值一张券”)这种意味深长的轻蔑俚语。其结果变得很可笑。理发店开玩笑地用纸币糊墙;巡航归来的水手领到了作为工资的这种没有价值的成捆纸币,把它们糊成衣服,穿着这种破烂的华丽服装招摇过市;还有人把狗的身上也贴满了券。唯一从这场货币混乱中得到好处的是那些货币投机者,他们通过关于战场输赢的小道消息和“从法国获得了更多硬币”的,在币值发生波动时从中渔利。

  筹措资金的第二种办法是在国内外举债。通过发行类似现代公债的债券,会议回收了约6700万美元的纸币。在这一不稳定的国债基础上,还加上大量由军的军官和军需机构为了支付粮食、军服和其他军需物资而向商人签发的欠款凭证。只是在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获胜之后,美国才从法国和西班牙获得了以捐赠形式提供的少量援助,继之而来的是正式贷款。法国提供了总额的3/4以上,剩余的贷款由西班牙国库提供了一部分,在1782年殖民地获得胜利已经成为事实后,荷兰提供了余下的贷款。

  简单地说,美国战争的主要资金是用纸币和公债来支付的。纸币实际上完全被人们接受,而公债则转变为由消费者承担的间接税所支撑的国债。在这一过程中最大损失的是士兵,他们做出了,所得到的报酬是大量的纸币,以及有权在西部荒地垦殖的一张书面证明。

  战争结束后,美国各州没有币值统一的通用国币,只有一批重量不等、经过剪削、钻孔、伪造而降低成色的光怪陆离的货币,以及随着新钞票不断涌出而价值持续贬值的纸币。当时十三个州均债台高筑,有些州甚至无情地把偿付其债务的问题抛弃脑后。而且由于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一美元硬币等于一千美元纸币,只好征收重税来补偿债务利息。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于1792年通过了《1792年货币法案》,进行全国货币,并确定以“dollar”作为美国的通货单位。该法案一美元银币重量在371又4/16金衡谷(24.1克)到416金衡谷(27克)之间,视银的成色而定。这项还设立美国国家铸币厂,当时美国国家铸币厂铸造的是虽然名为“美元”,但重量、成色和图案都与西班牙银元别无二致的银币,重27.468克,成色为93.055%。直至1857年,美国才正式废除西班牙银元的货币地位。

  《1792年货币法案》还发行名为“鹰”(Eagle)的金币。一“鹰”等于10元,重量在247金衡谷到270金衡谷(17克)之间,金币面值包括1鹰(10美元)、1/2鹰(5美元)和1/4鹰(2.5美元)。

  19世纪和20世纪美国铸造的各种金币。最大的流通金币面值为20美元。1915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铸造了面值50美元的纪念金币,但没有投入流通。

  

  这是1924年铸造的20美元金币,根据1792年货币法案定下的传统,也被称为“双鹰”。美国历史上从1849年到1933年一共铸造过六个版别的双鹰金币,其中1933年铸造的最后一版金币因罗斯福总统停止金币流通而被收回,只有很少的几枚流入私人手中,现在成为钱币收藏界中的稀世珍品,2002年一枚该版双鹰金币被拍卖出759万美元的高价。

  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同时流通着金币、银币和纸币三种美元。由于金银比价的变化,美元金币和银币的成色进行过几次轻微的贬值或升值。之所以实行金银双重本位制,而没有像欧洲国家那样实行更先进的金本位制,是由于代表美国部几个产银州的利益集团在的游说所导致的。

  南北战争期间,全美国有1600家州立银行和私人银行发行自己的钞票,市面上流通的钞票有7000多种,导致伪钞泛滥。1865年7月5日美国财政部成立特工处,以打击伪造钞票的行为(后来发展为美国总统的保安机构)。战争爆发后,由于没有人愿意把手里的金银币存入银行,林肯总统于1862年2月25日批准《货币法》,授权发行1.5亿美元没有准备金的纸币,面值不得低于5美元,它将在美国境内成为货币,只有支付进口关税和公债利息除外。

  不久之后,人们给这种不能兑现成金银币的钞票起了个“绿背纸币”(Greenback)的绰号。它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转换为年利率为5%的5/20债券(即该债券可在选择的不低于5年、不超过20年的某个时间兑现,这种债券的发行总额是5亿美元)。当年7月11日,通过《第二次货币法》,再次发行1.5亿美元“绿背纸币”,并且允许用邮票作为零钱,用于5美元以下的支付和税收。1863年3月3日通过了《第三次货币法》,又一次授权发行1.5亿美元“绿背纸币”,并授权在下两个财政年度里借取不超过9亿美元的内债和外债。

  绿背纸币是不可兑换的,但是证券商人一直在对其进行投机。它同金元和银元的兑换比例在1862年是129:100,1863年夏天跌至152:100,葛底斯堡战役后升回至131:100。之后由于三次增发,绿背纸币在1864年夏天跌至258:100的最低点。到内战结束时,纸币与硬币的兑换比例在150:100左右。

  不过,与人们的预期相反,美国在1875年通过了《恢复硬币支付法案》,宣布从1879年1月1日起,绿背纸币可以等额兑换为金银币。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内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特别是从科罗拉多银矿和内华达的康斯托克矿山(Comstock Lode)中发掘出了大量的金银。

  存在于1791-1811年的“第一次美国银行”和存在于1816-1836年的“第二次美国银行”都带有中央银行的性质,曾经发行过纸币,但是这两家银行都因特许状到期而停业。1837-1862年,各州获得特许状的私有银行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资本比例发行纸币,这一时期的美元设计多种多样。1863年的《国家银行法》重新将纸币发行权在获得国家特许状的银行当中。到1870年,约有1638家美国银行获得了发钞权。

  1907年美国发生银行危机后,美国在1913年通过《联邦储备法》,逐渐建立起联邦储备体系,包括联邦储备系统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储备银行、3000多家会员银行和三个咨询委员会。它实际上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行使公共目的的私营银行系统,其高级雇员由美国任命,而联邦储备银行则属于准公共银行,私人银行可以购买本储备区内的联邦储备银行股票。

  一、欧式:大多使用水印钞票纸,水印通常是多层次的,图案使用凹印,而底纹采用多色凸印或平印。有时纸中还掺入星散分布或带状分布的彩色纤维。

  二、美式:钞票纸不用水印,但纸里加有彩色纤维、圆坯片或安全线。大多数只用凹印,而不靠凸印或平印来增加安全性。直到20世纪中叶,欧洲钞票采用多色凹印和干胶印浅底纹技术后,美式钞票却仍然使用单色凹印,只不过增加了浅色底纹而已。

  美钞印刷的最后一步是在票面上用凸版加盖各种印记:财政部印、联邦储备地区印、地区字母、四个角上对应的地区号、左右两个钞票序号。印刷完成的大张钞票加盖完印记后叠成100张一叠,送进裁切机,先切成双联的中张,再裁切成单张。每100张钞票捆成一捆,40捆装成一箱,每箱4000张钞票,重约4公斤。

  从1914年起,所有的美元纸币都由联邦储备银行发行,其中1914-1918年发行的1至10000美元纸币被称为“大尺寸钞票”,1928年之后发行的被称为“小尺寸钞票”,其规格统一为156 66毫米,一行过1、2、5、10、20、50、100、500、1000、5000、10000计十一种面额的纸币。1934年联邦储备银行还发行过10万美元面值的纸币,但并不投入流通,而是联邦储备银行内部结算使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