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古斯塔夫边弹奏钢琴边诉爱情之苦。从去年的《假面·玛丽莲》、《产》,到今年上半年的《伐木》,以及眼下的《先人祭》,这股波兰话剧的旋风在最近一年始终是中国戏剧圈热议的焦点。刚刚在2015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演亮相的《先人祭》,无疑是其中颇具分量的作品。该剧作者、波兰19世纪诗人亚当·密兹凯维奇在波兰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与荷马在希腊、莎士比亚在英国、歌德在的地位相当。
诗人浪漫瑰丽的语言,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演员饱满的表演,都让《先人祭》的上演在国内的专业圈子受捧。但由于文化上的隔阂,剧中主题线索繁多,加上绝大多数观众对原著了解也有限,这部《先人祭》对一些普通观众来说难免晦涩而沉闷,因而在中场休息后陆续有人退场也毫不奇怪。新京报专访该剧导演、演员、,为中国观众解读这部难懂的《先人祭》。
前情提要
先人祭与《先人祭》
先人祭起源于异教时期,是、普鲁士和库尔兰(现属)许多乡镇的乡民在每年11月1日扫墓节期间纪念死者的祭奠仪式。“先人祭的虔诚目的、隐蔽的地点、夜晚的时间、怪异的仪式,有段时间曾给我的想象力以巨大的影响”,密兹凯维奇在《先人祭》的开篇如此写到。剧中,诗人以“相近的”创造出戏剧的场景。
全剧不按剧目顺序创作,四部分成篇又暗含关联。此次波兰剧院(弗罗茨瓦夫)上演的《先人祭》是其中的第一、二、四部分,包含两次中场休息历时4小时,第三部分也已完成排练,预计在明年上演全本12小时。尽管密兹凯维奇本人对古希腊戏剧很感兴趣,他也认为东欧人在上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但在《先人祭》中,他放弃了传统的戏剧结构,追溯到悲剧的核心。39岁的该剧导演米哈尔·泽达拉指出,所谓悲剧的核心包含了活人与先人的关系,而先人是权威、历史与传统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戏的主题更接近民俗文化,而非高雅文化”。
4小时演出
开场破碎怪异晃动影像倾吐苦涩爱情
作为一部为具有“波兰民族性”的戏剧,《先人祭》的开场却是破碎而怪异。年轻姑娘在空寂的房间内阅读浪漫小说《瓦莱丽娅》,为书中恋人瓦莱丽娅与古斯塔夫(也是《先人祭》第四部分男主角的名字)的爱情悲剧嗟叹。紧接着,乡民们将作为祭品的食物带到舞台上的“森林”里,祭师、老人、儿童、猎人、古斯塔夫等角色悉数登台,儿童唱起波兰民谣,生性烂漫的青年古斯塔夫在人海中寻觅爱人,然而一场秘密的仪式即将开始。
第二部分是先人祭在一幢二层小里开始,然而整场戏几乎没有光源,只靠演员手持红外摄像机,将仪式的画面拍摄下来,即时投影在舞台两侧,泛着幽幽绿光的晃动影像可怖,呈现了一个“处处寂静,处处”的世界。死去的人们在活穿梭:般的孩童白衣白裙求两颗芥籽以生前,恶地主幻化的被“隼鹰”撕咬,轻视爱情的牧羊女孤身一人悬浮于天与地之间。最后来了一个年轻的幽灵,沉默不语,痛苦万分,“仿佛坟场中的一块顽石”。他就是古斯塔夫。在此次没有上演的第三部分的序幕中,一个囚徒在墙上写道:“全知全能的:/古斯塔夫于1823年11月1日死/在另一面墙上写道:/康拉德于1823年11月1日生。”
此次演出还上演了《先人祭》的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的内容是衣衫褴褛的青年人古斯塔夫来到神甫和他两个孩子的家中,向他们倾吐自己苦涩的恋爱故事。“把两个灵魂锁上一条魔链,是使两情相依,缠绵缱绻!用泉水把它们造得光灿灿,在赋予灵魂以躯壳之前,早已使它们难舍难分,紧紧相连!”最终的谜底揭晓,古斯塔夫竟然就是那个幽灵,他神甫为何取消祖上的先人祭,取消这个回忆亲人的美好节日。越来越多的鬼魂开始在台上聚集,拿起乡民准备的祭品吃得津津有味,这一场“先人祭”才真正开始。
未来8小时
青年献身祖国的道
此次未上演的第三部分是密兹凯维奇1832年在德累斯顿写下的,其中记述了祖国遭受和的历史。距离1823年出版第二部和第四部已过去了九年。第三部分的主人公康拉德已经成为一个青年,献身祖国的道。第三部分也是《先人祭》全剧篇幅最重的部分,因而被单独拆分出来做成下部。第三部分的主题也与《先人祭》的剧名紧密相关,导演泽达拉解释说,在波兰语中“先人祭”除了是祭祀仪式的名字外,另外一层含义是“老公公”,“意思是说这些年轻人被沙皇者,出狱的时候已经是老人了,青春被白白浪费掉”。
他们看《先人祭》
“它(《先人祭》)包括爱情、失恋、国家、爱国心、死亡等话题,也涉及不的祭祀的仪式。”—克日什托夫·涅什科夫斯基,波兰剧院(弗罗茨瓦夫)院长
“剧本暗含的反叛思想关乎无主义,没有人能控制你,只有你可以作自己的主人。”—米哈尔·泽达拉,《先人祭》导演
“这部戏拓展了戏剧舞台的度与假定性,导演提供了一个空间、时间的思维形象和文学形象,入地,让文学变得可见。”—濮存昕
“虽然有隔阂,也很难去真正地理解,但是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19世纪的气氛,中国观众或许能从中感觉到今天中国和世界缺失的东西,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徐冰,当代艺术家
三问《先人祭》
1 波兰年轻人觉得无聊?
作为一部代表波兰民族性的文学巨著,《先人祭》不仅被收入波兰的中学教科书,在波兰国内也是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男主角“古斯塔夫”的饰演者巴尔托斯·波尔奇克是个80后,据他回忆,第一次读《先人祭》还是在中学,“这是我们的必读课文,波兰文的老师给我们解读。我当时就受不了,觉得很无聊”。这种对于《先人祭》的刻板印象在波兰年轻一代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导演泽达拉介绍说:“这实际上是很多波兰语老师的问题,因为老师总会说,这部作品并不无聊,为什么你们会感到无聊呢?大家的注意力过多放在讨论这部戏是不是无聊上,而不去专注于剧本本身。《先人祭》有着很多奇怪的、新鲜的写法,非常了不起,让今天的我们仍然感到惊讶。比如他描述美丽的早晨,说到后来突然兴致,不想谈这个了,之前却花了那么长时间写了这么一大段,最后完全放弃这个话题。”
波尔奇克再次读到《先人祭》是在演出前的一年。花了半年时间背下6000行台词,同时和导演一起解读剧本。“我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因为我要一直在台上两个小时,不停地说,没法离开,更没法躲。记住台词是这个演出最容易的部分,难的是去思考台词背后的意义。中学之后的二十年,我再一次读到这部作品,改变了我对它的看法,我也希望改变一些观众对这部戏的看法”。
2 这个《先人祭》不够高雅?
作为一部文辞优美典雅,主题庞杂多义的作品,《先人祭》演出虽多,但大多偏于传统,而且经常被处理成高雅的悲剧。导演泽达拉与波兰剧院(弗罗茨瓦夫)却希望做一版完全忠于原著的《先人祭》,让观众可以从新的角度观看这部经典。今年2月,该剧在波兰首演取得成功,尤其赢得了年轻观众的好评。“传统的家很讨厌我们这部《先人祭》,因为在波兰,大部分人还是认为这部戏应该是很高雅,很具有波兰性的,他们觉得我们不够高雅,不够波兰性”,导演泽达拉说。
事实上,《先人祭》以往的演出,真正被原汁原味呈现的几乎不存在。以1989年改编自《先人祭》的电视戏剧《熔岩》为例,第四部做了大量删节,去掉了许多重要的内容,但保留了一句台词“女人,你只是没意义的灰尘”。泽达拉认为,这句台词在剧中是有上下文的,在电视戏剧中却没有语境支撑,“这完全曲解了密兹凯维奇本来的意思。如果你看全本,你就会知道密兹凯维奇不是瞧不起女人,这其实是他在自己笔下的男主角。我认为密兹凯维奇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有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也表现在他的艺术里”。
3 《先人祭》是权威圈子的工具?
在密兹凯维奇生活的19世纪,波兰长期处于被瓜分状态。时期,作为异教仪式的先人祭被东正教激烈反对,这也使《先人祭》戴上了抗俄以及民族文化的帽子。“密兹凯维奇写作的时候,是反对的农奴制。剧中表现的、沉闷这些消极色彩的内容,其实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1968年《先人祭》在华沙上演引起巨大的反响,导致苏联向波兰施压要求禁演,引发了后来大规模的,震动欧洲和世界,这也是时代上的一个呼应”,《先人祭》中译本之一易丽君介绍说。
“在波兰,《先人祭》是一部必看的戏,可以说这部戏变成了权威圈子的一个工具”,泽达拉举例说,剧本的第二部,鬼魂来告诉活着的人一些重要的道理,“好像这些就是真理,活人要去服从,鬼魂似乎变成了某种权威,这成为一种传统的解读”。
C08-C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