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达茂旗的风俗习惯作文

※发布时间:2017-8-7 22:34:23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本旗蒙古族男式蒙古袍,巴彦敖包苏木以东式样为袖长而宽,胸围宽松,领边、领口、大襟镶压色彩鲜艳的沿边,并排三道扣。新宝力格一带男袍袖子稍短些。希拉穆仁一带男袍为瘦长型、两腋开叉到膝,衣边镶有花边。富者面料多为绸、缎,贫者多用棉布。男女袍均分夹袍和棉袍两种,皆为高领,钮扣在右侧,有盘桃扣、银扣。冬天用羊皮做皮袍。男袍颜色常为蓝色、棕色,女袍多为绿、紫、粉、。腰带颜色与袍子协调,大多以绸缎作腰带。腰带一般长4米左右。男子扎腰带时把两头掖紧,女子则在右侧腰身下搭。男子夏季头系绸围或戴仿清代红缨凉帽,圆锥形,会客或宴席上戴礼帽。冬季在家戴卷边红缨暖帽,出门戴大耳羊皮尖顶风帽,本地亦称羊尾巴皮帽。????靴子分为蒙古靴和马靴两种,本旗蒙古靴有:“朝天靴”、“半朝天靴”、“鸟蛋头靴”三种;马靴有“高腰马靴”、“半高腰马靴”。旧时,妇女一般多戴首饰,女子几乎人人皆有耳眼,首饰用珍珠、玛瑙、宝石、金银制作。头戴长一尺左右,重三斤多,金银宝石串缀从头顶分垂到脖颈两肩。一副好头戴,要换十几匹马。男子常在腰带右侧挂一柄蒙古刀,刀鞘上有一小口袋内装筷子,有的还配有打火用的燧石。????50~60年代,牧民仍保持穿戴传统服饰,遇有节日,身着蒙古族服装的人们骑马乘驼遍及草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族服饰穿戴有了明显变化。进入80年代后,除牧区部分老年人仍保留穿蒙古袍外,一般中青年男女,也适应时代潮流,赶制现代服装。男子多穿中山服、西服、风衣和三紧服,冬季穿呢料大衣、军大衣及皮夹克;女子多穿大翻领、短裙、连衣裙、套裙、健美裤、牛仔裤,冬季穿各式呢料大衣,夹克大衣和各种毛织品服装。春节时牧区部分青年男女身穿蒙古袍、相互拜年。

  牧民饮食以肉食、奶食、面粉炒米为主。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羊肉吃法以手把肉、晾干肉为多。手把肉的做法是将宰杀的羊,剥皮取出内脏后,以骨节分割成大小块,放人冷水锅内,加盐少许和两勺酸奶,烧滚30分钟即可食用。肉汤内一般连同内脏灌肠同时放人煮熟。其味道鲜嫩、营养丰富。冬季卧山羊或牛时,将其肉割成条状,凉在阴凉干燥处,第二年春、夏季节吃干肉。食法主要以泡炒米、吃干肉沫面条,干肉沙葱包子为多。解放前后,牧民遇重要宴席或婚礼有吃全羊、放“乌查”(羊背子)的习俗。“羊背子”取全羊由背上往后数第三根肋骨至尾部一段和羊头下锅,出锅后盛入木盘,先放“乌查”,“乌查”上再放羊头。灌肠多是“血肠”和“肉肠”。羊小肠灌以面粉或荞面调和的羊血,肥肠或牛肠一般灌肉、肚等。牧区牧民的主食还有蒙古包子(纯羊肉馅)、酸奶面条,奶油卷儿配羊肉汤等。蒙古包子制做法:先把面粉和成软硬适中,醒放在盆内,将鲜羊肉切成

  小块儿肉丁,再加切碎的葱花或沙葱、盐等搅拌。面皮一般要求越薄越好,包子形状似蒸饺,但在捏合边上有折叠花纹。用旺火滚水后,蒸1?5分钟左右即可出笼食用。酸奶面条的作法,将切好的羊肉或干肉放在冷水锅内,再加入酸奶和盐少许,烧开后将切好的面条,放人锅里,出锅前最好放些沙葱段,其味别具一格。奶油卷儿的作法:用温水将面粉和好后,擀成薄片,把溶化的奶油(黄油)均匀地浇洒在薄面上,从一侧卷成卷儿,盘绕在蒸笼内,与调拌好的羊肉汤同时蒸熟。出笼后将面卷儿切成丝,泡在羊肉汤内食用。奶食分奶食品和奶饮品两种。奶食品有奶油(黄油)、白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等。奶油的提炼法是:将储存的厥肯奶皮子,放人锅内小火熬成,其漂浮的是黄油,其沉渣即为白油。牧民一般喜欢在白油内参人“树木勒”(奶蛋子)灌进羊肚内存放。是冬季喝茶泡炒米的理想佐料。奶皮子的做法是:将新挤出的鲜牛奶拌些面粉,放入锅内,用小火慢慢烧开,奶滚后用勺子翻扬数十次,直到起厚沫为止。这时把火压住,保持一定温热即可。十几小时后,犹如蜂窝状的金奶皮自然而成。????奶饮品有奶茶、酸奶子、其格(发酵马奶)和奶酒。奶茶是砖茶、盐、鲜奶相兑而成。先将砖茶捣碎,根据水的多少,适量放入锅或壶内。烧开后,茶至浅咖啡色时放人少量盐和牛奶即成。本旗牧区自早到晚基本离不开饮茶。解放前到50、60年代,旗内牧民均有制作其格(发酵马奶)、奶酒的习惯。70年代后,逐渐消失。

  解放前蒙古族牧民多为逐水草而居蒙古包址不固定。蒙古包的大小由“哈那”的多少而定,一般使用6个“哈那”的蒙古包较普遍,也有个别5个“哈那”或8个“哈那”的。蒙古包主要以“哈那”(圆形支架),“陶脑”(包顶)、“乌尼”(与顶部连接的支杆)、门、包毡、毛鬃绳等组成。每个牧户配有4~6辆以牛为役畜的勒勒车,供生产或搬迁使用。达尔罕旗的蒙古包内还配有柱子。一般牧民蒙古包有条件者可制两根柱子,但不能制四根柱子,只有贵族阶层的蒙古包才有四根柱子。蒙古包冬季搭放在山弯或洼地,夏季一般设在高坡通风处。包门向南或东南。牧户的燃料一般为干牛粪、羊粪或羊粪砖,有天然林的地区,人们也有拾干柴作燃料的。

  解放前,本旗蒙古族婚姻受教、、家庭的制约,男女青年不能恋爱,多由父母包办或王公贵族指定婚姻。达尔罕、茂明安、希拉穆仁婚礼通常虽有区别,但大同小异,基本相近。其中,达尔罕婚姻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共有20多个礼节。订婚方式有两种,其一,儿女尚未出生,两家长辈商定,若一家生男一家生女,到成婚年龄,即结亲家,俗称“指腹为婚”。其二,有儿子的人家,父母看中某家姑娘之后,就请或知名人士查看属相是否相符。若无大的问题,就请“昭齐”(媒人)带着哈达、白酒等礼品到女方家向对方父母求婚。女方父母若接受所赠礼品,就证明同意定婚。当地俗语说,“递了哈达过了礼,成与不成不由你”。一般不允许退婚,到17岁左右即完婚。????订亲比求婚略复杂些,男方一般携带整羊、白酒、哈达、圆饼等礼品到女方家。主要商谈彩礼之事(牲畜及)。达尔罕旗普通人家最多索要大畜5头、小畜10只,银元50块左右,最少的也要大畜2头,小畜5~6只,银元20~30块。商议彩礼的过程,实际也是欢宴庆贺的过程,坐席上放“乌查”(羊背子),诵祝词、敬奶酒、喝敬酒歌。正式婚礼前,双方需做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吉日确定后,给亲朋好友发放请帖;2.邀请诵经;3.双方定好伴郎伴娘的人选后,及时通知其本人;4.女方邀请陪嫂;5.准备婚宴上的全羊、酒食;6.为参加婚礼者搭放蒙古包;7.女方为新娘准备全套衣裳和婚礼所需赠品等。娶亲之前,男方设酒席招待陪女婿前去娶亲的人们,席上通常唱《伊克博格达》等三首歌。歌罢,开始诵经、,为娶亲的人们祝福。女方也在家接待宾客,放“乌查”,敬酒、唱歌、等待娶亲队伍的到来。通常邀请一位能说会道、能歌善唱、酒量颇大者做代东。?当娶亲的人们乘马到来时,女方祝词人带几名敬酒者出迎接待。敬酒之际,女方祝词人开始向男方迎亲者提问,男方祝词人出来回答,形式即似对唱,又象对口词朗诵,有问有答,有题有解,十分激烈。双方祝词人,为烘托喜庆局面和浓郁气氛,除说唱固定祝词外,还随意发挥,就人就事,就礼就仪,连珠提问,对答如流,都想压倒对方。说到精彩处,令人拍手叫绝。祝词人相互提问对答完毕,将男方随员请进屋内,开始敬酒红火,进行坐唱,女方的歌手起唱婚宴之歌,放“乌查”。而后,新郎给在坐的长辈亲朋一一敬酒,男方祝词人接过酒杯,唱诵祝酒词,大意为

  祝词完毕,众人齐声:美好的祝愿大地,真挚的祝福洒满!而后,女方家人送新娘起程。新郎家若在近处,迎亲者当日返回,如果偏远,喜庆宴席继续到天明。待到姑娘出嫁的吉时良辰,大家出来为新娘送行,本旗通常唱的“送亲歌”为《那林希日嘎》,(歌词大意参见“文化篇”民歌一节)。新娘到来时,长辈不迎接,只有同辈人出门迎接。新娘下马时,有人搀扶,脚不着土,必须踏着毛毡或地毯步人新房。而后由伴娘进行梳头,佩戴首饰、身着新装准备、拜火、拜见长辈和男方亲眷。新娘头蒙红纱,在蒙古包东南角炉灶前行礼,因头戴繁重,只以点头表示即可。然后,以辈数和年龄为序,由代东介绍长辈和来宾的称呼,说一个点一次头,女伴在一旁压头。新娘致礼时对方都赠送礼品,有牛马驼羊,也有金银珠宝衣物等,赠送牲畜必须是适龄母畜,象征人畜兴旺的美好祝愿。????礼毕,新娘倒着出去。重新梳装打扮一番后,再人包内,由新郎揭开蒙纱,向大家请安问好,并同长辈和来客交换鼻烟壶。喜庆婚宴始向。上茶、敬酒,随之放“乌查”(羊背子),同时诵唱祝酒词和“乌查”赞词。婚礼歌与民歌一直穿插始终。婚宴结束后,将新郎新娘引入新毡房。由祝词人把熟羊尾和四个长肋骨插放在毡包西侧的“乌尼”(蒙古包支椽)上,唱诵新房赞词。详尽地夸赞新房的构造、摆设、炊具、日用品以及一切可见之物。而后,让两位新人食用肋骨和羊尾。????旧时,达尔罕旗婚姻,还有成亲三日后,女方家长携带简单些礼品“回看”女儿的习俗。男方设酒席款待。女方家长返回时,将姑娘一人留在包内,在其袍襟内放上一块儿石头,祝福女儿象磐石一样纹丝不动,比喻丈夫,操持家务,一辈子成为这个家的。达尔罕旗还有“招女婿”的习俗。男到女家成婚,形式基本同于娶新娘。解放后,蒙古族婚礼仍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蒙古族年轻一代的婚礼趋向简单化,减少了许多繁琐礼节。喜事新办,开支从简,免要彩礼,减轻负担的良好习俗开始形成。

  旧时,当人快要去离时,家人请来。并把临死者衣服。人死之后,依据的吩咐,或用衣服,或用白布、黄布裹身。一般不在家中停放。实行野葬的方法是,用勒勒车拉上死者尸体掉落之地即为葬处。送葬者用石头在尸体周围垒成圆圈儿,贫者头枕石块,富者枕些有价值的物品。死者亲属要为死者守忌21天或49天,如1938年达尔罕旗云王逝世后,全旗牧民百日不宰牲,不办喜事,以示悼念。?去世后,都要火葬。因患不吉祥的病而死亡者,也需火葬。解放后,野葬逐渐消失,实行火葬。晚辈为死者过“二十一”或“四十九”,百日内不穿红,不办喜事。80年代后,始实行为死者送花圈、挽联、帐子等,晚辈也设宴席招待前来悼念的宾客。

  蒙古族群众崇尚礼仪,讲究礼貌,热情好客,待人诚恳。解放后的礼仪,较旧时略有从简。当有来客拜访时,首先为其看狗,微躬身施礼,互相问好,再引入蒙古包。来客一般由女主人接待,倒茶、上奶食、炒米、炸果子、递烟。遇有就餐时间,主人要热情劝留客人,客人越随便自在,主人就高兴满意。

  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馈赠、交际、赏,定亲时使用的重要礼品之一,表示和祝贺。哈达一般用丝织品制成,长度在1.2~1.5m之间,颜色有白、银灰、浅兰、黄、红等。所献哈达的长度、质地、色泽要依据接受者的身份和与自己的关系而定,每种颜色代表一种礼俗。换鼻烟壶鼻烟壶是蒙古族传统社交礼品。大小不一,形状多样,壶上图案绚丽多彩。一般用玛瑙、翡翠、玉石雕刻而成。遇有重大喜庆节日,同辈相见,双方用右手递烟壶,交换品味后再递换回来。若为长辈,就请坐下,长辈先欠身递烟壶,小辈单膝双手接壶,长辈品烟、小辈不品烟,只把烟壶略向上举一下。80年代后,牧民群众只有过春节拜年时用,老者为多,平时只有使用。

  敬酒是蒙古族群众招待宾客礼节的主要一环。酒具一般为银碗或银盅。敬酒时,男主人必须头戴帽子,衣着整齐,斟好酒后,双手托起哈达捧银碗、唱敬酒歌,以辈数或年龄大小依次敬酒。其它礼仪??旧时,等级制度非常严格。一般诺颜去贝勒家时,先把骑马拴好,经贝勒允许后,方能进家拜见。贝勒去部下家时,待部下或家人出迎后才进屋。过去,往来,则以本地土特产品或地方风味物品做见面礼和回赠礼。平家往来,一方如给一方赠送哈达或点心糖果等物,接受方还其盛具时,必须盛放些物品,绝不能空空还回。牧民日常劳动生产情况分季简述如下:

  春季,始接羔保育(含大小畜),打马鬃、踩羊砖、骟二岁牛马和阉割羔羊等。春末夏初,剪羊毛抓羊绒。

  冬季,贮备各种生产生活物资,做好抗灾准备,卧(宰杀)牛羊、储存冬春肉食。个别牧户有接冬羔和踩羊砖的。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