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怀化民俗丨“哭嫁”——侗族婚俗古韵长

※发布时间:2017-11-26 0:55:49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近日,在新晃侗族自治县鼓楼广场上演了一场古色古香的的侗族婚嫁民俗表演,其中的“哭嫁”环节更是让现场的观众零距离体验了侗族婚礼特殊的文化与魅力。“我的女儿我的心,你到婆家要小心。只能墙上加得土,不能雪上再加霜。婆家人可大声讲,你的话却要轻声。

  金盆打水清又清 , 你的脾气娘知情。铜盆打水黄又黄 , 你的脾气要改光。亲生爹娘不要紧 , 公婆面前要小心。”在新娘出嫁的前一晚,母亲搂着女儿坐在床上边哭边唱,那声音悲切哽咽,令人闻者伤心。

  “哭嫁”是新晃传统的婚嫁习俗,侗家人认为在出嫁的时候哭得越伤心就越显得情深意重,甚至夫家还会因为新娘哭得伤心、哭得回肠荡气而更为看重,认为新娘重情义、品质好。作为侗家人的文化传统,哭嫁代表的是即将出嫁的女儿对父母、原生家庭的依依不舍,也有对今后婚姻生活的担忧。

  “哭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新娘主哭,即新娘在台上哭,宾客在哭,新娘哭诉自己的命运、哭父母的养育恩情、哭兄嫂姐妹的情谊,与的宾客一唱一和直到仪式结束。另一种是父母姐妹间对哭,哭的是离别的伤感和对过去情谊的一种告别,哭完了就不再是家里的姑娘了,而是别人家的新媳妇了。“哭嫁”在新娘出嫁前一夜最为热闹,特别是天亮之前,父母、姐妹与新娘对哭时,如泣如诉,声泪俱下,把亲的恩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哭得母亲、姊妹都痛彻,旁观者无不落泪。

  侗族的哭嫁歌既有数百年来沿袭不变的固定程式,又有即兴而作的内容,哭中有唱,唱中有哭。句式,长短不一,通俗明快,易于传唱,哭嫁歌的句尾还时常加进呜咽与抽泣声,以表现悲痛压抑的情绪。“哭嫁”通常是从母亲开始的,母亲用哭声教育和女儿,要把侗家人的传统美德带到新家庭去,要孝顺公婆、尊敬丈夫、团结邻里、教育好子女、勤俭持家,同时诉说母女的离别之情。

  母亲哭完后新娘就开始哭,新娘用哭泣的歌声表达对闺门生活的不舍,对父母恩情的感念,十月怀胎的辛苦、养护的艰辛,件件往事、点点细节都浸润着父母的深情,做女儿的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从内心深处溢出。如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爹的恩情如海深,提起话来说不尽。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疾病生;三怕穿戴比人丑,披星戴月操尽心;四怕女儿无文化,把女送进学堂下。如今女儿 已 成 人,花 钱 费 米恩情大;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 口 中 衔;艰 苦 岁 月费时日,挨冻受饿费心血!女今离别 父 母 去,内 心 难 过泪淋淋!为女不得孝双亲,难孝父母 到 终 身;水里点灯灯不明,空间枉为人!”

  除了哭父母,侗家姑娘还要哭亲友、哭姊妹,还可姊妹亲友间相互对哭,二人哭唱一起一落,这种哭表示对亲友姊妹的难舍难分之情,哭得越厉害,表示亲友姊妹间的情义越深。如姐妹对哭:“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姐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转来!妹:梭罗树来台对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记心怀!”

  在过去基本都是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哭嫁既表达了新娘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又吐露了对包办婚姻的不满,是被出嫁的姑娘们抒发苦衷的心曲,它的哀婉悲切常使唱者哽咽,闻者泪下。

  到了现在,婚姻,哭嫁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婚俗仪式,其歌词内容和新娘所要表达的感情,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图 / 文 本报记者 袁子京 通讯员 蒲佚明)

  推荐: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