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如果质量很好的弦线忽然变松,那是琴床潮湿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意味着不久将会下雨。
通过不断的观察和记录,人们又总结出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像是“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等等。
从事农作的人们,还会通过观察动物的反应来预测天气,例如俗语说“老牛抬头朝天嗅,雨淋头”,“马嘴朝天,大雨眼前”等,这是由于下雨前气压降低,动物们难以散热,便会张大嘴朝天呼吸散热。
终于,到了明清时代,受传教士的影响,我国建立起「钦天监」,开始了对天文和气象的观测,但此时气象台的主要工作还仅是记录天气,还没有预报的能力。
这个观测网,积累了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连续180年的观测记录,这成为了我国现存档案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雨量观测记录,可以说是我国气象定量化的标志。
公元前340年亚里士多德的《气象通典》面世,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学专著,它使得关于天气现象的知识终于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学科。
公元16-19世纪,许多气象仪器被发明了出来,例如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和达芬奇参与设计的湿度计等。
尤其是18世纪,在流体力学、天文学等学科的下,法国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勒内·笛卡尔,出版了《气象学》一书,使气象学成为了完全具有科学性质的学科。
在天文、物理、数学等基础理论和各种气象仪器、观测记录的支持下,气象学进入了新的阶段,人们开始以实验和验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真正的天气预报也随之诞生了。
第一个开始天气预报的国家是法国,1854年,英法联合舰队在黑海上和俄军决战,然而战斗还未开始,就了强风暴的袭击,一下子沉了30多艘舰船。
事后,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埃对这次风暴展开了调查,他根据各国气象台的气象情报,绘制出了一张天气图,发现这种风暴的移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从首个天气预报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63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按道理天气预该越来越准才是,但到现在天气预报还是经常“”,甚至有些人感觉天气预报是越来越不准的。
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87.2%,比2012年高出0.7%;最高气温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80.9%,比2012年高出6.8%;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已经达到85.1%,比2012年高出5%。
气象学家主要通过三种工具来预测天气,第一个是天气观测,是指观测当前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气压、湿度和降雨量等。
不仅要测算地表数据,还要测算高空数据,甚至还要从太空进行测算,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学家的这个工具精确了很多。
气象学家的第二个工具是计算机天气模拟,强大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快速、大量的计算,来分析当前和过去的天气状况,帮助气象学家预测出未来最可能出现的天气。
但是在人类研究天气的漫长过程中,产生了非常多的计算分析模式,选择的模式不同,计算出来的结果就很不一样。
气象学家倾尽多时研究天气,因此他们非常了解这一领域,但自然的变化规律很难完全被人们所掌握,所以只能不断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却达不到百分百的正确。
另外,天气常因地而异的,俗话讲“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一个地方下雨,但几公里外却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
下次,如果预报阵雨,自己看到的却是晴天,那么打电话给城市另一边的朋友,他们很可能就正躲在雨伞下呢。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天气预报显示只有30度,但走在大街上却感觉足足得有40度,这就是体感温度和气温不同引起的误会了。
天气预报中的温度,是指大自然状态下流动的空气的温度。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受人为干扰越少越好,受自然中除气温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扰越少越好。
提到感觉,那就谁都预报不准了,空气湿度、风速、太阳辐射、衣着颜色、身体状况甚至当下的心情,都会影响人们对冷热的感觉。
研究显示,气温30度时,如果空气湿度在40%至50%之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通们就不会觉得很热。
但是,在气温不变的情况下,湿度增加到80%以上,且风速很小时,人们就会产生闷热的感觉,体弱的人甚至会出现中暑的状况。
另外,还有一些人会在炎热的天气时,在地面或车身上摊鸡蛋,黄菊 内幕以此来怀疑预报的准确性,这就更是了天气预报了。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现在大部分的人都不再通过新闻结束后的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了,而是通过天气的APP,但这些APP间的预报总是打架,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华人民国气象法(2014年修订)》第三十八条明确,天气信息必须来自于气象部门。
也就是说这些APP使用的数据都是一样的,之所以出现预报结果不一样的情况,是由于不同软件根据侧重点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预报模型导致的。
所以为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下载了目前流行的几款APP,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简短的观察,发现并没有哪个APP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