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把区域经济发展经验上升为中观经济理论

※发布时间:2018-8-19 1:02:4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中观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贤 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定价:59.00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微观、中观、宏观都是基于比较而产生的空间相对概念或范畴。在一个国家内部,这个国家属于宏观,每一个个体、家庭、企业构成了微观单位,而介于国家和个体单位之间的某个区域、行业、部门等自成体系的系统,则构成中观范畴。但如果把世界看作为宏观,则中观范围也可以是指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因此,中观的概念在这里理解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区域”的概念,而中观经济学就是以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学科。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是从区域经济率先突破的,最成功的是深圳经济特区,其发展和经验,界经济发展史上都可留下浓重一笔。

  近十年来,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更是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中央在区域发展的“棋盘”上频繁落子。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规划相继出台,细化了中国区域发展版图,了经济发展能量。区域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近几年“一带一”概念的提出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立,上海贸易试验区的实施以及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的成立,更是让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观,为传统区域发展和型经济新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当之无愧是世界的一个热点。但遗憾的是,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不多,因此我总希望能见到有突破性的。最近,当我见到贤博士《中观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书稿时,感到十分惊喜。他把区域经济发展经验上升到中观经济理论层面,是经济学领域的一项有见地的理论。我关注到贤博士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他先后出版了《超前引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论超前引领——对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探索》,都是围绕这一主题的。

  根据贤博士的研究,区域重视借助市场的力量与手段积极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这种有效市场基础上的有为,既不同于微观经济学对市场竞争主体的界定,也不同于宏观经济学对职责的定位。显然,当前区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不能简单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工进行有效的概括和解读,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来进行解答。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微观、中观、宏观都是基于比较而产生的空间相对概念或范畴。在一个国家内部,这个国家属于宏观,每一个个体、家庭、企业构成了微观单位,而介于国家和个体单位之间的某个区域、行业、部门等自成体系的系统,则构成中观范畴。但如果把世界看作为宏观,则中观范围也可以是指某个国家、某个地区。因此,中观的概念在这里理解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区域”的概念,而中观经济学就是以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学科。这一中观界定,意味着区域本身的微观与宏观双重角色的兼备。但区域本身只是一个地理概念,真正能让区域活起来的是市场与区域。在区域资源配置中,承认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的区域行为构成了中观经济学的研究主体。

  在贤博士的研究中,区域的职能界定至关重要,为此他提出了“超前引领”的理论。区域在建立和维持市场秩序,缩短市场调整的阵痛期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对于信息不完全和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区域也可以通过有效的产权划分,通过投资、价格、税收、利率、汇率、法律、制度、人才教育等价格和非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实现对经济的超前引领。也就是说,这具有纠正市场失灵的功能。

  围绕区域的超前引领作用,贤博士提出了区域的“双重职能”的论点。一方面,区域代理国家,对本地区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充当代理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区域代理本地区的社会非主体,调配本地区的资源,争取国家的支持,通过制度、组织、技术等创新,与其他区域竞争,以实现本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中国30多年的实践以及世界其他先进地区的实践和经验,充分证明了区域的这种双重角色特点。

  根据对区域“双重职能”的分析,贤博士大胆提出市场竞争的“双重主体”理论。他认为市场中存在两个竞争主体,即企业和区域。除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区域之间也同样存在着竞争关系。于是,在成熟市场体系中就形成企业之间、之间的双层竞争体系。当然,企业和之间是不存在竞争关系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体系之间是运行的,虽然这两个体系在功能作用上相辅相成。区域的双重角色决定了市场体系中的双重竞争主体机制。区域本身构成了区域竞争的主体,而区域竞争的客体则是指各区域之间通过市场进行竞争的对象,包括区域内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区域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区域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在于区域经济效率和收益的不断提升。在竞争方式上,区域在提高税收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为企业所提供的良好技术服务、人才服务、资金服务、文化氛围、创新扶持、政策生态、基础设施和打破有碍市场竞争机制的一切努力,都将成为各区域竞争的主要方面。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贤博士提出了成熟市场经济的“双强机制”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能没有的作用,问题的关键是,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市场经济首先需要借助的权威力量界定和产权,建立并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扩展市场体系,履行市场合约,反对垄断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痦子的位置与命运没有这些条件,市场不可能正常运转。其实,有效的市场从一开始就离不开,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缩小收入和发展差距、生态,以及宏观调控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强”应立足于和促进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偏离这个方向,什么都想干预,它的手伸得过长,肯定会市场。所以,成熟的市场经济是“强市场”与“强”的双强机制,要强而有章可循,弱难以支撑强市场;强而无章可循的,也不可能支撑起强的市场。一个“强市场”和有序市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即规范运作的。这就是与有效市场相配合的有效。

  从区域“超前引领”作用的提出,到发现区域的“双重职能”;从市场竞争“双重主体”的强力驱动,到推演成熟市场经济的“双强机制”。贤博士的研究步步推进,不断突破,最终形成中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定位至关重要。贤博士把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作为中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可以说是找准了方向。其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对区域职能的有效定位,发掘区域的超前引领功能,将市场和区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协调起来。中观经济学产生于现代市场经济,对市场和的定位做出了颇有新意的回答,从而成为他有关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我想,这一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值得我们重视。

  对于资源配置问题,我想多强调一下“力量”的调节。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调节是一只无形的手,起了决定性作用;调节是一只有形的手,靠的是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然而,市场出现才几千年,市场调节的历史并不长,调节的历史更短。而人类社会少说有几万年,长时间内,既没有市场调节,又没有调节,唯一依靠的是力量的调节。市场需要力量调节,不然市场容易失效;调节同样需要调节,不然调节也会失效。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是一只有形的手,力量是一只既无形又有形的手。力量调节一靠自律,二靠文化力量来实现。在市场中,我们应该有两个底线,一条是法律底线,另一条是底线,既不能违律底线,也不能底线。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同样应该重视力量的作用。

  总之,我十分乐于见到中国学者对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探索。中国的实践与转型,需要更多的学者投身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需要给世界经济学提供更多的实践影响和理论贡献,也由此增进我们的道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似乎一时间,真人来了,新人来了,纯人来了。凡事都要分辨、甄别、站队,不支持“普选”、“占中”、激进、热血组党的就不是地道的人。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房价高,谈到房价的时候,过去有些人会提到一个问题:在中国,是不是丈母娘把房价抬高了?

  如果社会问题已经堆积如山,财政经费并不宽裕,再去制定宏伟足球愿景,并且是国家行为的足球愿景,其风险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日本、韩国,还是以前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从高速增长到完成模式转换,经济增速起码都要腰斩。如果非要给中国经济增速定一个中期的底部,这个底部将在5%左右。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