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玉溪市摄影家协会、玉溪摄影普及与培训展示、红塔区文广体局、红塔区文联、红塔区文化馆承办的张春明沿线国家人文风情摄影展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文化馆开展,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罗涵、陆江涛,昆明摄影家协会马克斌等参加了开幕式。
47岁的张春明是玉溪市的一名资深摄影师,已经持续6年沿“一带一”国家旅行,拍摄了3万多幅充满浓浓人文风情的照片,此次展览从中精选出118幅,内容涉及中国、美女护士也疯狂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孟加拉国、尼泊尔、埃及、纳米比亚等近十个“一带一”沿线国家。一幅幅有着鲜明时代特征和较高艺术价值、对宣传“一带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照片,将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励大家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不断奋进,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影展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国内部分,张春明从自己的家乡红塔区大营街出发。从荷塘边的古典建筑开始,从哀牢山深处的村寨到城市园林景观,从宜居的高原水乡到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笔调简洁,却鲜明地勾画出家乡的大致风貌。随后,他的镜头延伸向云南大地,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人文生态、梯田景观和傣族、独龙族、哈尼族风情,似乎是为了与此后的异域人文作时空上的对比。在新疆、内蒙、甘肃等古丝绸之的必经之地,他同样关注那些有代表性的风物。
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张春明去了印度尼西亚,那里有荒凉的高山河谷、气势磅礴的火山口,更有沧桑的古堡、神秘的仪式和教。而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竟然寻找到了这些南海诸岛所共有的中华文化遗踪。这是一种地域和历史意义上的传承,也是一个值得文化人类学研究和考察的课题。
然后是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在孟加拉国,张春明拍下了当地人劳动、捕鱼、饮食起居和教活动的场景,他默默地记录下这一切,并从一位地端坐在暗调中的妇女的表情上,折射出一种人文式的悲悯情怀。在印度,张春明拍下了具有意义的焚尸庙、恒河边的沐浴和梳理者、苦修的老者、眼镜蛇表演、马车、码头等人文场景及泰姬陵、古堡等文物。他对合影的少女、行走的少女、微笑的少女等的捕捉,进一步让观者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印度人的生活。在尼泊尔,张春明倾注了更多的热情来表达这片同样散发着浓郁教气氛的国土,拍摄了盛装的教活动者、拄着休息的老人、大眼睛的孩子和僧侣、苦行者、学生等人群。在拍摄宏大、圣像等景物的同时,将镜头对准了尼泊尔人日常生活的街巷,可以看到人们的世界十分富足,幸福指数并不低。
最后是埃及、纳米比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在非洲,张春明前后到达埃及、纳米比亚等国。在埃及,他拍摄了具有标志性的、神庙前的老人和埃及人烧烤、骑白骆驼、带孩子等场景。在纳米比亚,他拍摄了辛巴部落人的生活情景和奇风异俗,拍摄了奔跑的豹子、羚羊、野象、长颈鹿和红沙漠的独特景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拍摄了原始部落狩猎丛林、烹调野味、神秘教活动等。
观众透过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触摸“一带一”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不同地域的发展变革和沿线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聆听古丝绸之沉重的历史脚步声。
摄影家独特的视角和漫长的行程汇聚在摄影作品中,不论从内容和形式,都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陆江涛说:“看到展览作品时我很吃惊,吃惊的地方在于作者本人从自己的脚下开始,由近至远到了各个国家,并关注当地人的生活,深入到当地人中,选取了极有价值的东西拍摄。同时,本次展览整个脉络十分清晰,从玉溪开始呈现,就有了情怀,不管作者走多远,玉溪这片土地始终是根之所在。”
昆明摄影家协会马克斌说:“展览既关注了一带一沿线百姓的生活,同时又把大量与我们国家文化有差异的民风民俗通过镜头反映出来,让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背景下的生活场景,这是一场很精彩的视觉盛宴。”
云南著名摄影家阮卫明也前来观展,他指出,“我看过很多展览,但此次展览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作者本身不是一个职业摄影师,但他能够深入地去关注一个国家当地人的状态,去关注文化方面的东西,并用影像记录下来,是值得每个摄影人学习的。”
著名作家杨杨也出现在展览现场。他说:“这位摄影爱好者所去过的国家我基本都去过,所以我看起来很亲切,好多作品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足迹。自己对一带一这一国家很关注,也在写这方面的书,看了摄影展,我想要的东西、能我的东西都生动、真实地展现在了我面前。”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玉溪市摄影家协会罗涵认为,照片就是一个人的品位和人格,“想好了才按下快门”,是这次张春明个人作品展的动人和可贵之处。显然,张春明给我们呈现的“一带一”沿线国家的人文风情,并非“到此一游式”的简单描摹。读罢作品,让人抵达一个现代人久违了的澄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