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吮一口刚冲好的咖啡,余香袅袅,你尝试细味香醇以外的惊喜,但却未必知晓万里之外,世代以种植咖啡豆维生的贫困农夫因欠缺护眼知识,可能因摘豆时木屑入眼,或长年受日晒而引发眼疾。身兼咖啡师的眼科医生Patrick,数年前开始踏进无人注视的角落,走到发展落后的咖啡庄园间,举起验眼仪器对准豆农孩子眼眸,照出一片。
39岁的Patrick(谭孟堃)是一名眼科专科医生,私人执业已8、9年,在荃湾和旺角都有诊所。但脱下医生袍,他亦是一名咖啡师,8年前更将这份兴趣发展成生意,开办了精品咖啡店Knockbox Coffee Company。
“咖啡将我跟世界拉近,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Patrick(谭孟堃)每年总会到数个产区寻找咖啡豆,曾到访玻利维亚、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地。2009年到英国实习期间巧遇惊为天人的小贩咖啡,后来才发现老板正是世界咖啡师大赛冠军,吸引他钻研咖啡专业,考获美国CQI杯测师资格,2013年更获邀担任“卓越杯”(Cup of Excellence)评委。
咖啡豆经杯测师评为80分或以上便属精品级别,撇开冲调时水温、手势、速度的影响,精品咖啡喝下去与其他咖啡有何不同?他笑说最大分别就是不像在喝咖啡,“你会发觉咖啡本身其实有一点你意想不到的味道, 也许你觉得这杯 latte 是否加了草莓下去? 其实只是埃塞俄比亚豆散发的味道。”
回港创办Knockbox Coffee Company,推广精品咖啡之余,本职眼科医生的双重身份也间接改写不少咖啡农的人生。3年前到哥伦比亚采购咖啡豆,Patrick留意到一位豆农的孩子患有眼疾,“他3、4岁, 最严重可能是长肿瘤, 惟有叫他父母带他求医。”苦无工具在身,这趟旅程只能够抱憾而归,“那一刻我有一点,为何要将两个工作分得那么开,所以自此我就将两个职业合二为一。”之后他成立“Vision For Coffee”(咖啡之瞳)基金会,每逢到海外采购咖啡,同时为当地人义诊验眼,至今已有至少5、600人受助。
豆农长期接触阳光,较易导致白内障、眼干等眼疾,也有人因木屑入眼而失明。例如烈日当空时要戴帽、切勿用污水洗眼等护眼、公共卫生知识之余,Patrick也有为豆农添置例如护眼罩等设备。他强调,预防工作较做手术更有意义,也帮到更多人。
Patrick会以眼科专用手机镜头D-eye检查及拍下病患眼底情况,方便有需要时再做跟进治疗。
庄园大多位于落后地区电力不稳,一支戏称为“太阳能电筒”的小型验眼工具便大派用场,该仪器也可检查是否色弱、老花及量度瞳孔大小。此外,他也会以眼科专用手机镜头检查及拍下病患眼底情况,以便再作跟进。
凭著助人和对咖啡的热爱,他走到地球遥远角落,何谓知识就是力量,而的确会带来剥削,“简单来讲你连英文都不知道,还要有翻译来翻译到底怎么跟你说? 价格你不懂还价。”目击农民苦况、挣扎,还好也感受到他们的喜悦,“例如现在卖的咖啡, 因为精品化后懂得怎么样去处理发酵, 卖的价钱多了好多, 他的生活都有很大改善。”
揭开优雅面纱,咖啡又岂止一杯饮品这般简单。寻豆之旅令他看到世界更多面貌,“好多中美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其实是依赖咖啡出口去;卢旺达是指定90年代种族之后,要找一样货物去出口(振兴国家),他们就是找咖啡。”
他的咖啡店届时将会介绍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包括正遭受战火的也门。途凶险,该批咖啡豆要用“自己的方式”才能运出国外,可谓有血有汗,“其实这个目标就是希望透过推广精品咖啡,好像卢旺达那样,卢旺达是靠咖啡,希望也门如果做咖啡做得好,大家有钱赚,就不需要打仗大家出生入死。”一包包咖啡豆,可能是一个国家的出。属牛的今年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