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民歌散记 通江民歌《豆芽葱蒜叶

※发布时间:2017-6-17 11:19:57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1957年的冬天,在莫斯科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一曲通江民歌《豆芽葱蒜叶》博得了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的阵阵掌声。笔者于2006年秋在通江采访中知道了《豆芽葱蒜叶》和通江民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奇葩。通江自西魏建县以来,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建制较早,又是巴蜀通往古长安的要道,因此,通江历史上人杰地灵,文化事业繁荣昌盛。通江民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据史书载,早在秦汉之际,我地农民便有“隔山对歌”之风气,到了明清时代歌风更盛。一到农忙播种收割季节,田野里、山坡上到处山歌嘹亮。或一人自唱、或一问一答,众人帮腔,相互调侃,风趣幽默,气氛活跃。

  这便是此情此境的真实写照。于是,山上山下,歌声四起,此起彼和,响遏行云,尽日不休。巴山人民将劳动同娱乐巧妙地结合,用唱山歌来交流感情,消除疲劳,鼓舞士气,统一步调,才得使山歌能够从久远的年代传下来。

  通江民歌在后得到了全面搜集整理、编选人集。1982年,通江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教师和文化干事在铁溪、永安、洪口、广纳四区用录音机收录民歌300首和唢呐曲牌22首。1984年3月,通江县又组织了300余人的业余采风队伍,主要有县文化干部黄定中、闫忠明、杜学锐、田明灿及招聘的36名区乡文化干事李培林、严肃、王光庭、向奇荣、高怀德、刘必孝等大量业余采风者走乡入户参加长达3年的民歌收集工作,共收集古今通江民歌6000余首。并于1988年4月从中精选1270余首出版了《通江民间歌谣资料集成》。

  通江民歌是红色通江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地方语言、民族民俗的集中反映,是通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通江民歌之所以能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这足以证明通江民歌能真实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感情和意愿。

  “劳动歌”应排在通江民歌的第一位,在过去不通公的年代,通江人吃盐得从汉中用人工背运,《弯弯背架一张弓》便是巴山背二哥们苦中寻乐的生活体现—“弯弯背架一张弓,背起背架上汉中,你背起背架小心些,谨防啄个火鸡公。”一些边远山区肩担背磨的艰辛也有民歌来体现:“空山坝,錾子岩,婆娘女子穿草鞋;出门一声山歌子,进门一背块子柴。”“时政歌”主要反映社会状况---“长不过,短不过年;松不过冒儿头,紧不过钱。”反映了旧社会穷人的困难状况。凡到山区农村参加过婚丧嫁聚的,都听过“仪式歌”——“风吹桂花朵朵香,我妈点灯进绣房,今夜点灯照小女,明夜点灯照空房。”这短短四句哭嫁歌深刻反映了嫁女之际母女的伤感。通江民歌中流传保存最多的是“情歌”——“看见贤妹就想唱,肝子巴在心子上;心想撒个拦河网,鱼儿还在滩口上。”反映旧时封建家庭不幸婚姻的民歌则有:“十七八岁到婆家,奴的丈夫是个奶娃娃,几时等到娃儿大,老了南瓜谢了花。”在通江民歌中,“历史传说歌”大部分都是华夏神州古名人——“栀子开花叶子黄,朝中要算哪个强,文官要数包文正,武官要数杨六郎。”;“儿歌”主要是大巴山妇女在孩子时唱的民谣---“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背笆篓;一背背到茶园头,莫割乖乖的小耳朵。”

  在通江民歌中,长山歌、叙事歌之类的“小调”也是较为有地方特色的。《十想》是这样唱的:一想我爹娘,爹娘无主张,女儿长得这样大,怎不办嫁妆?二想我的婆,公婆本有错,男大女大两相合,怎不来接我?三想做媒的,骂你狗东西,奴家未曾得罪你,怎不把媒提?…

  此歌描述了青春少女分别向爹娘、公婆、媒婆、哥妹、朋友等吐露,表达了未婚少女复杂的心怀,此歌用词巧妙,比喻恰当,通俗易懂,是流传民歌中质量上乘之一首。《十二月花》中要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共48句,歌词主要通过时令的变化反映生产及家庭情况;“红军歌谣”是红色通江史的有力---“通江苦,南江难。好不过那一九三三年,三三年,转,巴山来了。”这首民歌对红军入川进入通江具体时间和人物都有证明作用。

  解放初期,通江人民沐浴在新社会的政通人和春风里,劳动人情比的甜蜜、无比的舒畅。而《豆芽葱蒜叶》以炽热的情感、生活化的衬词、优美的曲调长时间在劳动人民中传唱。从1952年土改开始,通江农村开始兴办夜校,各地农村也相继兴办“农村俱乐部”,县文化馆的光同志被派到火炬乡主持农村俱乐部,用通江民歌演唱、办黑板报、放幻灯来宣传党的政策、反映新生活新风尚。后来成为《豆芽葱蒜叶》主唱的阎华月当时才十几岁,也在光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农村俱乐部”工作,这也是他艺术生涯的起点。。

  “大边上嘛连啥,栽南瓜嘛送郎我们回,我把那茄子海椒叶,当哟娃娃哟,豆芽葱蒜叶;隔河望见嘛连啥,妹穿蓝嘛送郎我们回,扛一把锄头黄瓜茄子海椒叶,进罗菜园哟,豆芽葱蒜叶……”

  每年,县上都有多次文艺大调演,以嗓音高亢、圆润见长的闫华月逐渐在众多的农村演员中脱颖而出,他不仅把这首民歌在通江唱红,还曾被抽调到达县参加汇演。

  1957年深秋,阎华月和达县文工团的演员郝羽霞通过选拔排练,参加了“四川省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笔者从这张珍藏47年的演出节目单上,看到民歌演唱《豆芽葱蒜叶》于当夜的演出节目顺序中排在第二个上。通江民歌《豆芽葱蒜叶》在成都的“四川剧场”一炮打红,成为这次演出中最具特色的一首民歌。当时在成都参加汇演后,通江文艺代表队的队长张全模(时任文化馆馆长)和主要演员富、廖传凤、翁敬安、周显志都要回通江老家了,而要留下阎华月一人到参加汇演,这对于一个从未出过门、未见过市面的农村小伙子来说是件不知所措的事,阎华月死活不去哭着要回通江。省上只得临时抽调遂宁代表队选送的民歌《撵野猫》的主唱陈华禄和郝羽霞排练后前去参加了全国民歌汇演。后来仅郝羽霞去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的演出,她在莫斯科唱了这首《豆芽葱蒜叶》。

  《豆芽葱蒜叶》在川内唱红后,省市均录音播放,仅在演出时因录音给通江文艺队的稿费达100余元,当时一个演员的月工资才十几元,这笔稿费无疑是相当可观的。现在通江火炬乡靠经营照像馆为生的阎华月老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由于是这首歌的主,得了60多元的稿费,其余由乐队分摊了。

  《豆芽葱蒜叶》由于在中央、省及各市上宣放,成为省内外人民大众争先传唱、流行最广的一首通江民歌。

  在通江民歌中,还有一首不得不提,它便是由席述可创作的《的办公桌》——“说唱那个歌来哟,就唱那个歌来哟,唱一唱的办公桌,桌儿嘛有多大呢?你就猜不着呢,上至天来,下至那个河,没有那个边来,没有那个角……”这首歌主要了建国初期干部艰苦扑素、深入基层的优良作风。这首歌由于用词精妙、立意好,曲调优美,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曾被江西省选入中学教材,又成唱片,收入《战地新歌》(第三集)。

  陕北民歌、新疆民歌、草原民歌等等,在全国形成了的派别。原通江县文化馆馆长黄定中老师谈到:“陕北民歌高亢,新疆民歌悠扬、草原民歌长调婉转有独特的风格。通江以至于整个大巴山首先在地域、民族风格上就不如黄土高原、草源、新疆戈壁滩样鲜明,通江民歌中有些词曲太短,只能反复唱,很不完整,不大气。但江民歌很生活化、保存曲目众多,内容较为丰富,需要专业音乐人才对曲调进一步整理,提升其艺术价值,通江民歌将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地理通江”面向生于斯长于斯通江的人,展示通江的人文风情、民风民俗、地理历史、重大新闻热点,是众多通江儿女了解家乡、亲近家乡的重要途径。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